正在建设中的黄茅海跨海通道海上作业面。(受访单位供图)
湖北日报全媒记者:黄磊 胡祎 通讯员:张璞
珠海市金湾区,黄茅海跨海通道施工海域现场。虽然时近春节,这里依然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。施工平台上,来自湖北的建设者——中铁大桥局的工人们,正在攻克国内高难度近海墩群施工难题。一排造型特异、不规则的桥墩墩身,宛若巨人壮实的小腿一般,稳稳立于海中,并继续向上“蹿个儿”。
1月7日下午,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中铁大桥局海上作业区,安全员提醒记者戴好安全帽、穿好救生衣。视野所及,只见临时栈桥上作业车辆来回穿行,有序浇筑;墩身上方,塔吊林立。抬眼望向高处,高空作业面上的工人们小心翼翼地打磨墩身,身下就是汪洋大海。
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工程、“港珠澳大桥”西延线,起于珠海市高栏港经济区平沙镇,向西跨越崖门口黄茅海水域,经江门台山赤溪镇,止于台山斗山镇,投资概算约130亿元,路线全长约31公里,跨海段长度约14公里。全线于2020年开工建设,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。中铁大桥局自2021年1月进场展开施工。
黄茅海跨海通道主要由黄茅海大桥和高栏港大桥构成。边走边聊边看,中铁大桥局项目部党支部书记胡华指着不远处的“小蛮腰”告诉记者,两桥5座主塔采用国内罕见的独柱式结构,外形设计借鉴了广州塔“小蛮腰”的风格。其中,黄茅海大桥跨越东航道和西航道,采用三塔斜拉桥设计,主跨2×720米,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跨径最大的三塔斜拉桥。
中铁大桥局承担了黄茅海大桥和高栏港大桥各1个“小蛮腰”主塔,以及两桥辅助墩、过渡墩、中引桥墩等19个整幅式TY型复合墩的施工安装。胡华介绍,“小蛮腰”墩身需要多次改制、多次安拆,才能实现设计造型;而TY墩的难点,主要是悬臂钢筋绑扎复杂,现浇过程中由于上部空间狭小难以展开大规模施工。项目部总工贾维君告诉记者,如此庞大的复杂造型墩身群在国内近海大桥建设中还是第一次。
除此以外,由于黄茅海跨海通道海上桥梁段跨越了三条航道,为满足最大5万吨级航道的航行需要,整体墩身高度均超过50米,通航段黄茅海跨海大桥墩身高度超过240米,远高于一般的跨海大桥。当地海上季风效应明显、气候潮湿,给施工组织和生产也带来很大的不便。
为此,中铁大桥局与其他参建单位一起耗资1.2亿元先期建设了宽8米、长约3公里的海上临时栈桥,变水上施工为“陆上”施工,便利物资、机械、人员的进场及施工。针对TY墩,建设者改变以往墩身现场绑扎,采用工厂预制绑扎,在绑扎好的钢筋骨架外增设一层玄武岩纤维板和混凝土抗裂纤维,增强灌注混凝土的抗裂性能,从而保证墩身稳定美观。
在“小蛮腰”施工中,项目部引进“数控雕刻机”,利用BMI技术精准雕刻“小蛮腰”各个部位,进行装配化施工。由于“小蛮腰”上下粗细不规则、变化大,常规吊具无法通用、无法实现水平吊装、斜率调整困难、吊装变形大等都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。为此,攻关团队设计了一种通用型吊具。它由主梁、横梁、吊点小梁及吊耳组成,像一张由型钢焊接成的“网”,通过设置多个吊耳,能够适应不同节段钢筋形状变化,让钢筋的每一个受力点都能找到对应的“支持”,从而解决吊装难题。
(编辑:王成高)